刘老师说,她把学校当成了自己的家,她离不开孩子们;她说,等她退休了,如果学校缺人,她愿意再回来教孩子们,哪怕没有工资,她不要一分钱也愿意干下去。
李苟片:家乡共12个小学他待了6个
王坪乡中心小学离汝阳县城36公里,盘山公路接连不断,驱车从县城到那里需要一个多小时。“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山里的温度确实比山下低,山里的槐花还开得正盛。
一进学校,李苟片老师便上前迎接我们,他精神极佳,不像快要60岁的样子。
王坪乡一共有12个小学,1981年至今,李老师先后在家乡7个学校教书,其中一个是中学。也就是说,家乡的所有小学中,他待过6个,正好是一半。申报表个人简历一栏里他只填了四个学校。他朴实地回答我们:“格老少(太少),填不下,呆过一年两年的就没填。”
金战胜副校长补充说:“他是去哪儿名声都好,有的老师呆过的地方比他还多,可名声没有他好啊。”
1990年他在两河小学任教,离家四十多里,那时还是土路,去学校靠骑自行车。一次周日下午他带着馒头、面粉、玉米糁去学校,骑车到半路,自行车链子折了,这时天又下起了大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连避雨的地方都没有。无奈之下他只有推着车冒雨继续前行,到学校已是晚上11点多。面粉和馒头也被淋得没法吃了。
还有一次是十一月天,下大雪了,周日中午吃过午饭,他就顶着大雪步行去学校,走了近五个小时才到学校,鞋子、裤子早已湿透。他说:“走山路都习惯了,不值啥,也不觉得累。”
早些年条件艰苦,李老师办公、做饭、休息都在一间房子里。他自己上山拾柴火,带炊具,生小灶。他说如今条件比以前好多了,现在用电磁炉做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