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网讯(王炳中)强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各级党委、政府的基本责任。近年来,河南省方城县券桥乡党委政府采取得力举措,在学校布点、学校软硬件建设、精细化管理、人员配置等方面进行发力,积极探索在“人人有学上”的初步均衡基础上,逐步迈向“教育资源合理配置、人人上好学”的基本均衡新路子。
一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新建了王台小学等3所高标准的小学和幼儿园,顺利实施了券桥一小搬迁,正在实施一初中搬迁工程,预计2016年9月份可实现一初中新校教学。积极推动龙王庙、河沿、姬庄等小学恢复工程。同时,先后对十二里河学校、埠口、小营等学校的校舍进行修缮,对全乡17所中小学教学仪器进行排查,对其中178套教具进行了更新。购置了一体化电子白板和电脑;一初中和二初中两所初中实现了电子化教学。
二是实施名师名校名校长工程。采取集中学习和专题辅导相结合、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办法,聘请知名教育专家重点指导,个别培养;聘请全县乃至全市有丰富经验的名师、名校长担任我乡“三名”工程的培养顾问,蹲点指导;组织安排他们参加高层次的学术交流活动,为培养名师名校长畅开绿色通道;中心学校通过加强教研活动或上示范课等形式为名师献艺搭建平台,全面提高培养对象的素质、能力和水平。建立健全名师、名校长培训工作制度和工作机制,确保培训质量和实现培育目标。乡里设立专门的名师奖,每年拿出5-6万元的资金奖励“名师”。2015年教师节,该乡对2014-2015学年度全县教育质量评估初中学科组总评前五名的教师,第一名奖励现金3000元,其他16名同志各奖励1000元。对教学名师任期内实行“五优先一倾斜”,评优表先、职称晋升、职务提拔、岗位聘任、高端研修等方面优先,在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上给予倾斜。
三是实施教育精细化管理。开展精细化学校管理互学互评和达标升级活动,从校园管理、规范办学、教学改革、特色建设、学校文化等方面,对学校管理工作进行全面评估,不断提升学校管理水平。以实施新课改为突破口,强力推进素质教育,在全乡所有中小学中广泛开展高效课堂达标活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四是建立激励机制优化人员配置。由于券桥乡与县城融为一体,距离县城较近的中小学成了教师的理想之地,而距离街区和县城较远的学校,一线教师有诸多不方便。为此,乡党委政府下发了《券桥乡人民政府关于全乡教师交流轮岗具体实施意见》,充分发挥教师绩效工资的激励效应,建立了一线教师到距离县城和街区偏远学校任教的激励机制,运用多种形式鼓励优秀青年教师在偏远学校大显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