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闻网讯:10月5日,雏鹰农牧获得了银行3亿元人民币贷款!”河南雏鹰农牧公司领导兴奋地告诉记者。这是一家以生猪饲养、饲料生产、肉类加工、冷链物流等经营的农字号企业,这笔贷款的发放对这家企业意味着“雪中送炭”。
今年国庆节前后,河南省迈开向多元化和新型融资转型的改革步伐,打通资金输入实体经济的“任督二脉”,有效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难解的问题。
记者在北京、浙江、江西、山东、河南等地调研了解到,我国目前整体融资结构的特点是以银行为主的间接融资占绝对主导地位,在这种情况下,资金要真正流入实体经济,就需要传统金融供给结构与新供给侧改革的有效对接,来打通“银行”和“非银行”这“任督二脉”。
河南省银监局局长王泽平说,在资金投放方面,河南省出台了银行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20条措施,首先要求银行突出对河南省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地方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确保贷款增量高于上年水平。小微企业贷款要实现“三个不低于”目标,农行、农发行及农合机构要单列涉农信贷计划,力争河南省涉农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增速,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吸收资金要确保较大比例投放于当地。
另一方面,河南省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要严格落实减费让利政策,从加大有效信贷投放、推进精准扶贫、降低企业负担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和具体措施,确保全年全省新增贷款超4500亿元。
记者在河南天冠企业集团采访到,中国进出口银行北京分行为其批准了30亿元额度的授信,已向企业提供进口信贷、贸易融资、内保外贷等多种金融支持,并为河南天冠企业集团办理近5000万美元境外投资贷款,支持天冠集团在柬埔寨投资建设木薯原料基地。这一投资项目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为我国生产燃料乙醇提供可靠原料保障,更利于国家实现生物能源部分替代石油进口和能源进口多元化发展战略,为帮助河南企业投入“一带一路”建设作出贡献。